“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犹如春风,春风吹过,神州大地处处散发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花的朵朵芳香。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人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热情更是前所未有。目前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任务驱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已普遍为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接受。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人员,笔者深入课堂听了许多课,其中不乏优质课,但也有不少课,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与思考。
一、“任务”设计的问题
以“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首先遇到的就是“任务”问题:“任务”从何而来?“任务”是否科学?任务的教育性、层次性、开放性如何结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多,我想重点就“任务”的来源谈几点想法。目前,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任务”应该由教师来精心设计。这样做的优点很显然,它可以较好的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但这样做,学生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牵引”下被动地“学习”,它与传统的教学并无多大差异,只能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良,而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关于“任务”的来源,我想可以借鉴文学作品创作中常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结合以往学生的操作实际,来组织设计学习“任务”。比如讲Word排版问题,我们可以从以前学生的实习作品中选择典型问题,教师加以综合,使之成为一个带有本节学习“任务”的问题作品。开始上课时,先由学生来分析这些作品,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引导、归纳出本节课的“任务”(如本例中的“版面设计”问题),再来组织解决“任务”。这样设计的“任务”(以下称前者)与目前一般使用“目标作品”作为“任务”(以下称后者)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相比,前者至少有两大优势。一是前者通过对以往学生操作实践的作品做进一步的分析,从“做得更好”的角度引出“任务”,后者是通过对“目标作品”进行分析,寻找需要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即“任务”)。前者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后者是由教师设计。前者的“任务”源于学习者本身,学生对解决它的热情是一般“任务”不可比拟的,在此契机下推动“任务”解决,其效率肯定是很高的。二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学生的操作实践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教师使用目标作品,学生在操作实践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模仿,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不利的,当然,适当的模仿训练是必要的,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模仿训练上是不妥的。当然,基于这种方式的“任务”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在精心准备带有教学“任务”的学生实习作品上多下功夫,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另外,设计的“任务”没有层次性和开放性也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我们有不少老师,设计的“任务”只考虑了教学要求(或称教育性 ),而忽视了层次性和开放性。体现在层次性方面,内容较单一,缺少必要的梯度;体现在开放性方面,完成的方法较单一,而且有的老师还对完成的任务提出统一的要求,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太小。
二、学生实践操作内容设计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考虑学生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操作实践内容几乎没有准备,不少教师使用的是教材中的例题,也有部分教材配备了学生操作实践指导,但大部分操作实践指导仍是按传统物理、化学、生物教学模式编制,一般是每一部分安排几个实验,每个实验均有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它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它的大部分课是在机房内进行。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操作实践效率,为学生准备操作实践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有不少优秀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实践内容,还为学生操作准备了实践操作提示,这一方面加强了学生操作实践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又照顾了部分没有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其操作实践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为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同时,备操作同样重要。
三、学生主体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是很能体现出这一点的。但是,目前有这样一种倾向不能忽视: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在学生操作时,加以指点,缺少必要的教学组织。笔者曾听过一些课,教师只在课的开始,简单交待本课任务,然后学生开始操作实践练习,一直到课堂结束,教师只是在学生操作中巡视、指导,成为一种典型的“放羊式”课堂。很明显,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略。“任务”的设计、引导,组织学生研究“任务”的解决,对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必要的强调、小结,操作实践内容的安排,学生操作中共性问题的解决等,都与教师主导作用密不可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明确指出与学习相关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这里每一要素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相联。缺少必要的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的作用又怎么能体现?
四、教件与学件的问题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制作一些课件来辅助讲解(我们称之为“教件”),这确实对学生理解、掌握很有帮助。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想让所有学生同步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有许多优秀课,将“学件”引入课堂,应该说,是十分科学而且必要的。“学件”,是个别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对一部分没有跟上教学节奏的同学,在自由操作练习时,他可以再通过“学件”来学习,以掌握教学内容,这样做能更好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当然,在关于“软件使用”的教学中,启发学生使用系统帮助来学习也是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强调的。
五、控制与开放问题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机房已建起了局域网,在像LANSTAR、TOP2001等软件的控制下,组织、实施教学。这些软件强大的教学功能如广播、转播、分组、电子举手、封锁键盘等确实给施教者带来了方便,但同时,过分的控制学生键盘,似乎又引出了一个教学民主的问题。笔者曾听了一节课,教师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问题,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大都是学生先利用教材来自习解决。为了能让学生有效的看书自习,他先后四次封锁学生键盘,加上教学广播与转播,学生机器受控总时间竟高达30分钟。虽然,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要求,但从教学民主要求来看,恐怕就很有争议。这就引出一个控制与不控制以及控制的时间量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教学广播、转播外,在学生自习研究教材、讨论解决“任务”的时候,不宜封锁学生键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此时,学生使用系统帮助、“学件”等也是解决问题、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一种方法。
六、重视作品的问题
目前,有不少观摩、展示课,教学设计者往往非常看重学生最后完成的操作实践作品,以学生完成作品的情况来评价整体教学效果。对此,笔者认为,长此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极有可能走向误区。重视学生操作实践作品,应该说没有错,但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完成作品,恐怕就是错。一幅作品的完成,它需要学生用系统的观念来整体构思,这在一节课有限的操作实践时间中,应该说很难完成,长期的这种训练,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对待作品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另外,过分注重作品,也极有可能影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在一节课中,本应该对主要的操作进行训练巩固,但在作品的要求下,重点很自然的就发生了转移,这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会产生影响。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应用的意识、作品意识是正确的,但应该是适当进行划分,在一定的内容范围内有侧重地加以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实际上,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如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问题、教学的评价问题等,写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同仁志士共同研究,为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做出一份贡献。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郑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