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正在悄悄走进中学地理课堂。可以预见,随着因特网的延伸和普及,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也将出现全新的变化。通过教学尝试,本人已经认识到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下面以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西部大开发》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地理网络教学方法的探索
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 为我们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支架” 好比建筑上用的脚手架,教师的作用是帮助搭建和管理支架,使学生能够顺着支架攀登。此过程包括前期准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课堂检测四大环节。
(一)前期准备
这是教学前奏,主要指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基础和前提, 网络教学必须具有网络教室,学生每人都有一台电脑,电脑互相联网,并接入因特网。上课前教师要做好网络教室的电源接通和网络接通工作,为学生顺利上网做好准备。教师要检查每台电脑是否都能正常工作,以防止上课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时间。软件是指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要求,准备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子辅助资料——学件。学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翻版,也不是通常所说的拼搭完整的课件,它比较松散,但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学生可自主选择看哪一部分,不看哪一部分。学件资料应比教材内容更详实、更有时代特点、更能引人阅读和发人深思。当然部分资料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其他材料中获得,但必须要经过教师的编辑和重组。学件的呈现要体现出超文本的特性,学生在进行资料的阅读和浏览时,要能随时接入相关网站,搜寻到更具体的信息。软件到位符合“支架式” 的教学设想,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一条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主线, 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漫无目的。在组织高三地理专题《西部大开发》的复习时,笔者准备的学件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地图资料:《西部三大经济带》电子地图、不同阶段的《西部开发范围略图》、西部各省区图、西部各省市区景观图。
2.文字资料:<西部自然环境特征介绍》<西部开发历史背景材料》《西部开发政策》等文字资料。
3.重点网站:《中国西部开发网=》(http://www.westdevelopment.co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大开发专题》(http://202.96.31.133/information/west.、《关注中西部》(http://west.middlewest.com.cn/)、《西部大开发网站)(hup://wvav.xbdkf.com/zcl.asp等。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前期准备环节,特别是学件的设计筛选,否则就要影响教学效果,也使下一步的自主学习环节不能达到目的。
(二)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可分为三个过程:明确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1.明确目标。学习开始时,学生应知道这堂课应达到的教学要求,避免漫无边际的盲目浏览。教学《西部大开发》的开始就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 使学生了解西部开发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知识;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比较和归纳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综合文科的意识和思维品质;德育目标— — 通过参
与西部开发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及辩证的思维品质。
2.教师引导。教师带着学生浏览,起到导航、启发、示范的作用,所花的时间很短,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识结构。《西部大开发》一课,教师带着学生先快速浏览课前准备好的学件资料,告诉学生哪些知识点还可以进一步查找材料,搜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学生自主浏览。学生脱离教师的带领,独自研究学件资料,并不时地在因特网世界里畅游,这是自主学习环节中最能尽情发挥,最能体现自主学习,最具创新精神的过程。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根据个体的不同基础,最大限度地查找和纠正原有经验的错误和不足,这对学生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相当重要。这一过程,在课堂结构中占用的时间较长,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协助学生找到解答问题的途径。例如,有学生结合
西部环境概况想了解我国西部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西部开发的措施及西部开发的意义,可指导学生登录《中国西部开发网》,查找最新的报道、文献资料。事实上,该网站的许多报道都是地理教学中的珍贵资料,极有参考价值。
(三) 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结束后,让学生通过课堂BBS互相交流和探讨,这将会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上更丰富、更全面、更有深度。自主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独自进行的,不同的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例如分析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许多学生都能通过西部目前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西部开发的必要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家有能力加大对西部的支持以及现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和加入世贸组织要求西部像东部一样开放等,也使我国西部开发具有可能性。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西部开发的原因。当然,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自由讨论的时间。
(四)课堂检测阶段
课堂检测是一堂课的最后环节,检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因特网环境下,教学是开放型的,学生获取的信息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所以检测的方式也要新颖多样,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地理教学始终要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在头脑中建构了自己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如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认为已达到了教学要求,这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在《西部大开发》一课的结尾,笔者利用网络资源中最新的关于“三江源” “楼兰文明之谜” “沙尘暴”等内容设计练习,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二、网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
网络进入地理课堂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地理网络教学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扩大知识覆盖面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同时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地理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超级链接” 的手段,通过对一些关键字建立“链接”,随时从单个词“链接”出去,转到网络庞大的资料库中搜索出相关的信息和背景资料,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原理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书本知识,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网络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受范围之内,从而无限地扩大直观的范围,为理解基本原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扩大巩固训练的容量
在讲清基本原理、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学会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地理练习尤其是读图题和综合题的图表特别多,若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当堂巩固新课的目的,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其容量大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在设置课堂练习时,可以编一些融合现实材料、时政热点、社会问题等内容为一体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解答,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
(五) 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人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大脑在轻松愉快中自行达到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到解决。
作者: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游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