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42/xjlzw/
2007/08/08 | 文章发表:课件不应成为代教的工具。
类别(理念推广) | 评论(0) | 阅读(45) | 发表于 14:22

课件不应成为代教的工具

文/蚕子 肖祝生


课件(CAI)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它无疑应承担两项责任:辅教与助学。

“辅教”就是辅助教师教学,“助学”自然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如今网络中课件资源不计其数,其中“代教”者不少,实能“辅教”者却不多。老师用来或选或变或编或用,大都只是知识的“填鸭”、素材的“罗列”,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却极少顾及,我们常说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观众多课件,却少有“因人”、“因材”的理念在其中。这实在与新课改之路背向而驰。

如何做到“辅教”、怎样才是“助学”?

课件辅教应重在“导”字,力求学生乐学、求学、能教其会学、善学;课件助学更需以生为“主”,集体展示时可学、可观、可演、可论,个别辅导时做到学有指导、思有提示、练有检测、馈有总结……

笔者更钟情于后者,力荐计算机助学型软件——暂称为“学件”,能伴你“终身”学习!

在此非常感谢肖老,在百忙之中对我的稿件进行了修订,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前辈们的关爱,欢迎大家砸砖指教!

更加希望各位同仁谈出自己对课件(积件、学件)的看法,哪怕“花”只有一“锯”,您说这“棵”剪短了也行,长了更好!呵呵

 转动的风铃:
蚕子老师的观点,简洁,一针见血,

我一直能感受到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一个是讲故事的方式,一个是做游戏的方式.

看了蚕子老师的学件的观点后忽然心里有所触动,如果可以多开发游戏型课件学生一定乐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例如我们在很多课件作品中常常会看到的,摘苹果,打气球,老虎追小兔啊等等,就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蚕子老师,我是不是把树锯短了些了?

蚕子:

国内与国外教育方式的优劣比较,我还没有资格评论。但我知道现在接触的学生确实缺少动手、创新、独立、涉猎等方面的能力,如果我们制作的课件还是将课本或课本周围小范围的知识“灌输”给他们,那课件的辅助功能将大大削弱。

好的学件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知识平台,强交互性(人机、人人交互)激发学生创新与探求的欲望,其实我们将引导的范围控制好,涉及范围越大教学效果越好,正如一款知识游戏,游戏中完全都是知识吗?还有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动手操作、逻辑思维、时间调控等很多方面的能力。

当然适合学生操作使用的学件还需要我们的努力开发,教学中更不能滥用。充分调动、激发、调控学生的学习热情,辅助学件远不能做到此点,唯有我们教师!

2007/08/08 | [转载]学习者学习的软件——“学件”
类别(理念推广) | 评论(0) | 阅读(83) | 发表于 14:21

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相应教学过程时,课件与学件都是教学软件,都是介于教与学的中间媒体。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也是教师实现其教学主导作用的手段,其使用的主体是教师。而学件不仅与课件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对象、使用目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与制作要求的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摘于《远程教育杂志》2004.3    作者: 裘伟廷

注意: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一、学件的内涵和产生背景

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相应教学过程时,课件与学件都是教学软件,都是介于教与学的中间媒体。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也是教师实现其教学主导作用的手段,其使用的主体是教师。而学件不仅与课件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对象、使用目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与制作要求的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谓“学件”,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者用于学习的软件。它是以学习者为对象,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模拟某种教学过程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它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情境”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学习环境;提供协作学习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机会。曾有人将助学型的CAI课件称为学件,但真正意义上的学件,应当能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必须基于网络、多媒体、交互式的,具有画、声、数据同步传输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学件其实是“网络学件”,即学习者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软件或参考软件。

学件之所以在现代远程教育时代问世,是基于多种因素促成的。传统远程教育(包括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义式的或广播电视式的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习者的“学”,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习者如何“学”的问题,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故只需要课件,不需要学件。同时,传统的远程教育,由于教育技术条件所限,即使想应用学件也不能实现。

远程教育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进化到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在教育观念上有极大的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应用于远程教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教育观支撑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式的学习,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观是学件产生的理论基础。

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建构主义教育观对远程教学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技术的落后。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引起远程教育界的广泛注意,在该理论指导下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设计、制作的课件日渐增多,学习者也拥有条件来接受课件的教学。由于在远程教育环境下,以教师授课为特色的课件并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因此引发人们对学件的设计构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该四大属性的充分实现,学件正是建构主义理论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诞生的“宁磬儿”。

学件是在网络环境下让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在任何时段获取教学内容的学习工具,因此这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学习为特色的学件,可满足学习者的“发现式”、&l